首页 >> 隧道炉

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未来养老金缺口915万亿0高度计

悍特五金网 2022-07-08 00:08:13

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 未来养老金缺口9.15万亿

10月18日中共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全文公布后,四川和重庆似乎已经从兴奋期转向了冷静期。

兴奋源自9月中旬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公开透露的消息,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成渝经济

区被列为国家四大重点关照经济区之一。

之前,在国家发改委公开招标的“十一五”研究课题中,由四川社科院、重庆社科院、重庆工商大学课题组近20名专家参与的《成渝经济区发展思路研究》从500多个申报课题中入围,成为被采用的56个课题中唯一一个西部入围项目。

“成渝经济区首次进入中央政府的视野,无论成功与否都将是标志性的。”10月20日,重庆市政府有关负责人在电话里告诉记者。

而课题组负责人、四川省社科院学术顾问林凌教授说,“今后,国家考虑的区域规划重点是跨省之间的经济合作,成渝经济区的范围就包括四川和重庆两地产业关联度高的地区,是经济区域的联合,而非两个行政区域之间的联手。”

从地方课题到国家课题

早在1997年重庆直辖之际,林凌在完成《成都平原经济区发展规划纲要》课题时就指出,“成都与重庆必须合作,建立以重庆和成都为两极的长江上游经济圈。”

而在相关中央级别的研究机构的视野里,川渝分家之后,成渝“双子星座”更需合力。

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的《协调空间开发秩序和调整空间结构研究》报告则称,成都、重庆两大增长极经转化整合,可以成为一条巨大的增长轴,“迅速成为中国西部高速城市化地区、经济活跃地区和带动周边经济健康发展的地区”。

而在国务院批准的《“十五”西部开发总体规划》中,“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重点开发战略和建设重点经济区的措施被重点强调。

受国家发改委委托,中科院在2003年完成的《西部开发重点区域规划研究》中提出,“成渝经济带”在未来5到10年内要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双核城市群”、“西部大开发的最大战略支撑点”。

从“十五”到“十一五”,“成渝经济区”的概念终于从地方课题成为国家课题,并将被纳入具有法律效力的国家规划。

“这是国家发改委提出的、由国家推动和直接编制的跨省市经济区规划,”四川省发改委有关官员说,“这显然是加快西部发展、协调区域发展的重要一步。”

10月12日,在重庆2005亚太城市市长峰会上,成都副市长朱志宏充分展示诚意,“成都和重庆只是在行政区划上的分离,但随着中央政策的提出,今后两地在经济上将越来越紧密。”

在林凌教授的办公桌上,记者看到这份长达300多页的《成渝经济区发展思路研究》报告,包括1个总报告《共建繁荣:成渝经济区面向未来的七点策略与行动计划》及11个分报告。

四川社科院西部大开发研究中心秘书长刘世庆透露,未来“十一五”规划中,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成渝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将成为区域规划的重点关照对象,其中“将采纳该报告的主要战略思想和观点”。

“成渝经济区本身具有较高的地位,完全可以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五大经济圈。”国家发改委地区司邹勇处长认为。

据了解,按照构想,成渝经济区的范围被划定为20.28万平方公里,占川渝两省市总面积的35.75%。林凌阐释,成渝经济区又名“长江上游经济带”,共由35座城市组成,其中包括成都、重庆两座特大城市,16个中等城市和17座小城市,共包含142个县级行政单位。

具体而言,重庆40个区(市县)中,仅黔江、酉阳、秀山3地未纳入经济区,而四川只有部分市(县)入围,例如自贡、内江、资阳、乐山、雅安、成都、绵阳、遂宁等。

“入围城市的多少,是成渝双方经过充分商议,并最终妥协的结果。”刘世庆告诉记者,“虽然四川入围的城市没有重庆那么多,但毕竟对双方都是有好处的。”

按设计思路,成渝经济区确立了“五大基地一个屏障”的定位——即能源、重型装备、国防科工、IT、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在产业设计上,将以汽摩、天然气化工、装备制造业、电子工业、航空、矿电一体化等产业为今后5年内成渝经济区发展的重点。“这些产业,拟按攀枝花—宜昌、重庆—成都—绵阳、重庆—贵阳等轴线布局。”刘世庆说。

从“零和”博弈到互利共赢

“以前竞争更多的是一种‘零和博弈’,一方得益,另一方受损。”重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蒲勇健博士说,在行政区划分割影响下,重庆直辖之后双方的交流不仅没有活跃起来,而且一度影响到了各行各业。

比如,1997年,四川省交通厅为控股公司四川成渝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H股上市考虑,单方面将成渝高速公路四川段收费提高60%,重庆段之后也不得不随之提价,致使成渝高速通行费居全国之首。

又比如,重庆直辖之后,汽车制造基础薄弱的四川省并不是着眼于培养汽车配套企业,而是独立川汽、引进丰田来试图重振四川汽车业。而另一方面,重庆长安集团目前近300家配套企业中,一半来自重庆本地,一半来自江浙地区,极少来自四川。

但是,现在看来,这些事例日渐成为往昔,种种迹象表明,成渝联手打造中国西部经济增长极的战略之路已逐渐清晰——从学术界的研究、国家发改委的倡导,开始深入到两省市党政部门的实际行动。

2001年,成都市主要领导赴渝签订了《重庆-成都经济合作会谈纪要》,提出携手打造“成渝经济走廊”。

接着,2004年2月,由重庆市党政近100人的高规格代表团赴成都,与四川签署了《关于加强川渝经济社会领域合作共谋长江上游经济区发展的框架协议》(即“1+6”川渝合作协议)。“1”是指双方合作框架的总协议,“6”指交通、能源、旅游、广播电视、农业、警务联勤的合作。

2001年以来,重庆在四川的投资额达91.17亿元,四川有23万人、有11个城市参加了以重庆为龙头的重庆经济协作区,合作项目3650个,相互引资达260多亿元,商贸流通额达200亿元。

课题组成员、重庆工商大学廖元和教授向记者表示,“成渝之间有着相当数量的中小城市群,以及庞大的产业互补关系,这实际上为西部大开发的纵深发展,提供了足够的‘载重能力’。”

那么,成都重庆拿什么来合作?“成渝两地商业竞争肯定存在,但从产业结构来看双方更多的是互补。如成都的优势在于金融、商贸、电子工业、旅游,而重庆的优势在于汽摩产业、装备制造业、能源、物流,两者完全有条件协同发展。”林凌说,“重庆的汽摩产业,成都可以提供一年达10多个亿零配件的供应。”

重庆发展需要经济腹地,而四川恰好能为其提供广阔的市场。比如,成都市中低档轿车销量比较大,这正与重庆将汽摩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定位契合。长安汽车连续5年在四川的市场占有率都在40%以上。

除了产业外,成渝两地在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和建设上、通讯网络的建设上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等,都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目前,成都到重庆只有老成渝高速路和遂渝高速两条通道。“交通建设将为成渝经济区未来5年发展的首选。”刘世庆说,“到2010年,川渝两地将有5条高速路连接,预计未来5年内,成渝将拥有西部最发达的交通网。”

“长远来看,已经动工的遂渝铁路、高速公路(成都经遂宁到重庆)建成后还可能在成渝之间形成一个新城市群(遂宁、南充、潼南、铜梁),进一步强化两地经济联系,”刘世庆说,“只有当这些中间城市群逐渐成型,成渝才可能真正构成经济意义上的共同体,取得前所未有的双赢!”

上一篇:商务部与国家工商总局争权 反垄断法一审推迟 下一篇:中国未来养老保险收支缺口高达9.15万亿元

天门市试验机

迁安市试验机

济南试验机厂

友情链接